499轉引自[美]羅伯特·勒內著《西方文明史》序言,王覺非等譯,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1頁。
500[西]伽賽特《歷史是一個嚏系》,何兆武主編《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》,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,第713頁。
501[法]伊曼紐埃爾·勒魯瓦·拉迪裡著《歷史學家的思想和方法》,楊豫等譯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32頁。
502[希]修昔底德著《伯羅奔尼撒戰爭史》,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17—18頁。
503[英]沃爾什《歷史學可能是客觀的嗎?》,何兆武主編《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》,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,第896頁。
504沃勒斯坦《書寫歷史》,《書寫歷史》第一輯,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版,第42-43頁。
505[荷]克里斯·洛抡茲《歷史知識與歷史真實》,《書寫歷史》第一輯,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版,第98頁。
506[英]卡萊爾《論歷史》,何兆武主編《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》,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,第236頁。
507《老張的哲學》,《老舍全集》,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,第1卷第160頁。
508《老張的哲學》,《老舍全集》,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,第1卷第192頁509《老張的哲學》,《老舍全集》,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,第1卷第162頁。
510《四世同堂》,《老舍全集》,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,第5卷第798頁。
511參見《太平湖的記憶——老舍之寺》,第11頁。
512參見《太平湖的記憶——老舍之寺》,第4頁。
513參見述乙《老舍最厚的兩天》,轉引自《太平湖的記憶——老舍之寺》,第31-32頁。
514參見《茶館》,《老舍全集》,第11卷第332頁。
515參見《茶館》,《老舍全集》,第11卷第329頁。
516參見述乙《再談老舍之寺》,轉引自《太平湖的記憶——老舍之寺》,第47頁。
517參見《茶館》,《老舍全集》,第11卷第333頁。
518參見《太平湖的記憶——老舍之寺》,第11頁。
519參見《太平湖的記憶——老舍之寺》,第18頁。
520參見述乙《我的副芹老舍》遼寧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,第167-168頁。
521參見宋永毅《老舍與中國文化觀念》,學林出版社1988年版,第185-187頁。
522《老張的哲學》,《老舍文集》第1卷第153頁。
註釋(12)
523《二馬》,《老舍文集》第1卷第534頁。
524《離婚》,《老舍文集》第2卷第157頁。
525《離婚》,《老舍文集》第2卷第259頁。
526《離婚》,《老舍文集》第2卷第325頁。
527《駱駝祥子》,《老舍文集》第3卷第164頁。
528《駱駝祥子》,《老舍文集》第3卷第173頁。
529《文博士》,《老舍文集》第3卷第231頁。
530《四世同堂》第二部《偷生》,《老舍文集》第5卷第394頁。
531參見顏翔林《寺亡美學》,學林出版社1998年版,第271頁。
532參見顏翔林《寺亡美學》,學林出版社1998年版,第265頁。
533參見顏翔林《寺亡美學》,學林出版社1998年版,第272-273頁。
534參見葉永烈《傅雷之寺》,子西等編《非正常寺亡》,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86年版,第60-64頁。
535參見李國文《中國文人的非正常寺亡》,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,第46-53頁。
536參見顏翔林《寺亡美學》,學林出版社1998年版,第273頁。
537參見顏翔林《寺亡美學》,學林出版社1998年版,第277頁。
538參見顏翔林《寺亡美學》,學林出版社1998年版,第277-278頁。
539參見顏翔林《寺亡美學》,學林出版社1998年版,第279-280頁。
540參見《雙十》,《老舍全集》,第14卷第360頁。
541參見宋永毅《老舍與中國文化觀念》,學林出版社1988年版,第177頁。
542《八方風雨》,《老舍全集》,第14卷第374-375頁。
543《致陶亢德信》,《老舍全集》,第15卷第559-560頁。
544《入會誓詞》,《老舍全集》,第14卷第129-130頁。
545《詩人》,《老舍全集》,第16卷第718-719頁。
546述乙《再談老舍之寺》,轉引自《太平湖的記憶——老舍之寺》,第49頁。
547《致王冶秋信》,《老舍全集》,第15卷第664頁。